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国家期间,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此后又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8月17日,习近平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本质上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
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学者认为,在G20杭州峰会前夕召开的此次座谈会,无疑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
“总书记的讲话高度凝练地展示了中国政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设想和工作重点,明确了‘一带一路’的目标,为‘一带一路’的实施点燃了助推器,把执行‘一带一路’带入一个‘提速期’。同时,也展示了中国政府在‘一带一路’建设实践中的经验,以及开拓出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朱锋认为,讲话定位清晰,即要为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一带一路”建设提出近3年来,中国已经发布了多个重要政策文件,其中有2014年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规划》和2015年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地方和政府部门也出台了配套规划。朱锋认为,就其目标、手段和方向等诸多方面的表述来看,此次重要讲话最为综合、深入。
企业将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说,“一带一路”建设的头3年,政府推动相对多一些,成果也超过了预期。目前,已经有30多个国家同我们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而且国际产能合作也已经开展,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接下来,仍需要有更多的项目落地,而且企业将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介绍说,据该所近期推出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化进程报告》显示,“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之间工业化水平差距较大,涵盖了工业化进程的各个阶段,其中,处于前工业化时期的国家有1个,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国家有14个,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国家有16个,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的国家有32个,而处于后工业化时期的国家有2个。这说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且大多数国家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大体呈现“倒梯形”的结构特征。因此,该报告建议,“不同工业化阶段的国家在产能合作进程中可以寻找到不同的角色定位,共同培育以互补合作为主导的产能合作‘新雁阵’模式”。
如今,“一带一路”建设已经涵盖铁路、港口、公路、自贸区、能源合作等领域。“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关注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沿线国家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和提高基础设施水平的迫切需要,这带来的增长动力将是强大而持久的。”王义桅说,中国在世界上每通一条公路、修一条铁路、建一个工业园、开展一个合作项目,都是在播下一个经济增长动力源,都是在为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作出贡献。
着眼长远 树立全球视野
在王义桅看来,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需求不振,而“一带一路”建设可以提高有效供给、催生新的需求。“当前,发达国家的方案是再工业化。在这个背景下,全球缺少投资的方向。‘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工期长,可带动长远的就业。然后实现互联互通,实现国际产能合作。”王义桅说。
此外,还有学者表示,通过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内市场需求实现了有效增长,这从更广泛的角度展示了中国对于稳定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提出的方案。因此,需树立全球视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让“一带一路”建设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合力,以促进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稳定。
朱锋对“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三点建议:第一,中国企业培养出具有优势的国际竞争能力;中国的金融、商业和企业制度在与世界的高度交融过程中,更好地完成国际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进程。第二,中国社会和民众更能自觉、主动地形成“从中国看世界”和“从世界看中国”的视域,从而形成客观、准确、公正的国际意识与世界眼光。第三,“一带一路”的成功执行,需要着眼长远、着眼进程以及着眼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