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杂志社动态
以“墟”为媒,文化赋能——《茂名智库专报》第7期:打造茂名特色墟文化,助力“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工程”
  • 来源:南方论刊     发布时间:2024-7-12 17:23:23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茂名智库专报》第7期:打造茂名特色墟文化,助力“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工程”,执笔人:程莉莉,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华南师范大学在读博士

该报告分析了五个墟建设过程中在文化元素的集聚上存在着的不足之处,并针对如何打造茂名特色的墟文化提出了五点建议。


报告全文如下


打造茂名特色墟文化,助力“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工程”


近年来,茂名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独具茂名特色的“墟文化”,即茂南区“油城墟”、信宜市“窦州墟”、高州市“高凉墟”、化州市“橘州墟”、电白“疍家墟”,五大样板墟以镇为节点,强化镇街联城带村功能,谋深做实“百墟千村振兴计划”,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乡村振兴提质增效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五个墟建成后将会为各地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纵观全局,五个墟建设过程中在文化元素的集聚上存在着很大的缺憾:一是五个墟各具特色,但关联度不高,没有有意识打造茂名墟文化的统一品牌;二是墟文化乡土特色不浓,仅是提出概念,在实践中缺乏乡土文化的具体体现;三是文化创意模式单一,文化产品认同度不高,游客体验感、参与感不足;四是墟文化资源丰富,但文化产业转化不足,缺乏可操作性强的文化商业运营。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广东时殷殷嘱托:要把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旅游发展得更好。五个墟作为新时代墟文化的拓荒者、探索者、前行者,打造茂名特色的墟文化,助力“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工程”,可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强化五个墟的关联度,突出高凉文化主题,讲好茂名新故事

目前,茂名五大样板墟仅从地名沿革(窦州墟)、发展历程(油城墟)、特色菜系(高凉墟)、特色产业(橘洲墟)、特色民俗(疍家墟)等出发,阐明墟名的源头与出处。虽然各具特色,但关联度欠缺,系统性不强,宣传起来各自为战,甚至有时会出现各唱各调,各说各话,将墟文化解读成多个版本,有一盘散沙的倾向,无法形成宣传合力。区域封锁、条块分割导致文化资源流动不畅,无法形成发展合力。高凉文化是粤西地区的本土文化代表,是岭南本土历史文化之一,也是茂名、湛江、阳江三地文化的最大公约数。基于此,加强墟文化顶层设计,齐抓共管促进五墟协同发展,全部突出高凉文化,使之贯穿于五大墟文化建设的始终,形成众星(五大墟特色文化)捧月(高凉文化)的文化态势,让高凉文化成为茂名墟文化之根。

二、强化乡土特色的辨识度,突出特色文化内核,做好特色文化传承

在高凉文化核心主题的统摄之下,五大墟各展其能,各放异彩,各美其美,形成系统性强、关联度大、特色性优的茂名墟文化,需从各墟的多元特色文化中突出主流特色文化。墟文化,本质就是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现,为此,要强化墟文化的地域特征。在统一打造高凉文化的同时,茂南要突出石油文化、洪拳文化、籺文化;化州要突出化橘红文化、牛杂文化、罗非鱼文化;高州要突出冼夫人文化、荔枝文化、高凉菜文化;信宜要突出康养文化、书院文化、三华李文化;电白要突出疍家文化、俚人文化和海洋文化等等。要充分挖掘提取本土文化元素,善于打造网红打卡点和引流标志物,做到让文化触摸历史、激活历史,让历史丰富文化、融入文化,不断提升高凉文化在广大受众中的辨识度,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认同高凉文化,培育乡村文明新风的同时,为当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精神动力。

三、强化非遗文化的贡献度,突出产业引领,下好产业振兴这盘棋

传统上,年例是我市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平台,因年例而衍生出的订戏会,成为茂名的一个文化品牌。但仅有年例这个平台还远远不够,因季节性太强,没有形成常态化的平台,相关文化从业人员难以以此为生。因此,乡土文化面临着“人去艺亡”的风险,另一方面,墟集缺少文化气息、文化灵魂,比如文化表演项目、文化体验项目少,墟集档次不高、吸引力不强,创造机会让两者有机融合共生,是双赢。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墟文化的关键元素与外在表征,要从非遗传承的十大门类、四级非遗体系、四级非遗传承人着手,梳理辖区内非遗谱系,建设非遗数据库与名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作为践行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的首要选择,以非遗项目为核心的节庆展演、工作坊、特色旅游都将成为当地文化产业的重头戏,实现非遗文化与墟文化产业耦合共生,把五个墟打造成为茂名乡土文化特别是非遗文化传承、展示的集大成者和主要平台,让更多非遗传承人有更多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机会,同时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也通过这个平台,培养一批文化企业和一大批文化人才,为茂名引进大型文旅企业和文旅项目作战略储备。

四、强化文化创意的美誉度,突出模式创新,唱好创新创意这出戏

目前,国家层面初步布局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八个重点领域,分别是创意设计、演出产业、音乐产业、美术产业、手工艺、数字文化、文旅融合和节庆会展等其他文化产业业态,在不同领域的具体举措中都倡导要将文化产业发展特点与乡村文化资源禀赋相融合。

(一)创意产品模式。依托民间技艺、手工艺,在保护与传承民间技艺、手工艺基础上,将文化元素和创意设计融入到产品制作中,通过“墟文化+”模式,满足现代年轻人市场消费需求,将创意产品朝着产业化、体系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这些创意产品的传承发展可以满足个性化美好生活需求,日益成为传统生活方式的现代转型的物质文化载体。

(二)节庆演艺模式。依托乡村民俗节庆文化,形成以文旅演艺、歌舞表演、节庆仪式为内容,依托专业团体和相关机构,积极开发特色文化演艺精品项目,结合当地本土资源特色进行主题性展演,打造的视听盛宴能吸引游客不断前来“打卡”,和消费者建立起互动性的沟通模式,从而与促进当地文化生产形成良性循环。通过节庆演艺等活动主导文化产业的走向,在塑造当地意象的同时,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三)艺术介入模式。主要是通过艺术生产创作和举办相关活动,依托本地的区域文化特色,提供如写生基地、特色剧场等设施,为艺术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同时,艺术能够为墟街带来新的文化元素和魅力。通过艺术讲述乡村故事,注重乡村生产、生活、环境等多元化文化的有机统一,让乡村建设过程中的社会美育可触可感,从而创作一种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精神生产。而一些掌握传统技艺的村民,在参与设计和生产文创产品过程中,实现手艺在创新中传承发展。

五、强化墟文化的可实现度,建立人才培养链条,形成持续运营机制

墟集引入文化元素面临着“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墟集当前人流量不够,就难以引入文化元素;而没有文化吸引,人流量又没法提升,这个问题有待破解。为此,要建立起从学校——企业(或非遗文化馆)——墟集(或年例、或景区)表演舞台的文化人才培养链条。政府对其中薄弱环节要加强指导和帮扶,要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让非遗文化活起来、传下去。要梳理列出非遗文化中可传承可展现的文化清单,多渠道在墟集中呈现。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群的培训。依托职业院校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提高传承能力,增强传承后劲。加强传统工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和理论、技术研究。支持具备条件的学校开设传统工艺的相关专业和课程,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帮助传承人群提升学历水平。鼓励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设立传统工艺的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等。此外,要加大招商力度,探索有效机制,引导有实力有理念的企业参与墟集的整体运营工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编辑:胡颖

审核:关锡飞、姜桂义

终审:张学强